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398号
真的勇士,倒在了为之奋斗的征程上!
这一走,罗亦农再也没能回家!
置身在大革命的洪流中,他要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。五卅运动、北伐、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……虽然回国后他也曾离家很近,工作地点与家乡仅一江之隔,但他总是安慰自己:下次吧,等下次……然而,投身于革命斗争中的罗亦农没有等到下次机会。
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罗亦农于1921年底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,被推选为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,同时介绍刘少奇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1925年3月,在莫斯科学习四年的罗亦农按党组织要求回国,任中共广东临时委员会成员,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,参与组织和领导省港大罢工。同年10月,调北京任中共北方区委党校校长,12月起调任中共上海区(即江浙区)执委会书记,后兼任上海区执委会军事特别委员会书记和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。
1926至1927年,罗亦农与赵世炎等人两次领导上海工人举行起义,虽未成功,但他们没有气馁。当记者问及“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举步维艰,罗亦农为何还能坚信‘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’?”时,龙正才说:“这与他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有关。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,他能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与作用。”
罗亦农从不消沉的意志一直鼓舞着他开展革命活动。1927年3月21日,罗亦农与陈独秀、周恩来、赵世炎等一道,成功指挥发动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。
3月21日,上海80万工人开始罢工,学生开始罢课,商人开始罢市。总罢工实现后便马上转入武装起义。武装起义以工人纠察队为先锋,按照预定计划攻打各警署和兵营。起义工人攻下市电话局、电报局,占领警察局和兵营。法商电车公司的50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只有5支手枪和40把斧头,他们攻下南市第二警察署并打开南市衙门,释放了被关押的政治犯。许多政治犯来不及砸断脚镣和手铐,立即带领工人纠察队去武器库取出枪支弹药,得到武器的起义工人,又冲击敌人的堡垒。在战斗中,市民奋勇助战,为起义工人修筑工事;大小饭店的店员赶制食品,供应前线;在工人武装的强大攻势下,敌人挂起白旗缴械投降。
武装起义的成功给国民党反动派带来了沉重的打击,同时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报复。此后,蒋介石发动“四·一二反革命政变”,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,上海一片白色恐怖,中国革命的形势十分危急。
在这样密集的血腥屠杀面前,罗亦农在泥城桥旅馆召集八十多人的大会,他说‘你们看,国民党那么狠,但他们没有把我们杀光嘛。他杀得光我们吗?共产党人越杀越多,就像割韭菜一样,越割越多。’他坚信,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,所以他从不灰心,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
此后,罗亦农奉命调离上海,到武汉参加党的五大,并当选中央委员。1927年5月至9月,他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、中共湖北省委书记。在党的八七会议上,罗亦农和大多数同志一起,坚决反对党内对于国民党右派的右倾错误政策,主张用革命的、武装的手段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。会上,他被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。不久,又被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,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事部代部长、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、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等职,负责领导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安徽、陕西等省的工农革命与党的工作,成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。1927年底离开武汉前往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。
为筹备召开党的六大,罗亦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,冒着极大危险,到湖南、湖北等地了解情况,在上海听取各地同志汇报情况,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,为党制定全国革命斗争方针作准备。他还与瞿秋白一起拟写提交六大的《党纲草案》。正当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,即将赴莫斯科召开党的六大之际,1928年4月15日,因叛徒出卖,刚刚约见完邓小平的罗亦农,在上海英租界被捕。
由于罗亦农在中共中央的地位和影响,蒋介石命令陈立夫从南京赶到上海处理罗亦农一案。面对敌人的审讯,罗亦农除了告诉他们自己公开的姓名和身份外,一句话也未多讲。气得陈立夫破口大骂:“这就是共匪的领袖!比茅厕里的砖还要臭,还要硬!”就在周恩来、陈赓和顾顺章等中央特科的同志积极准备营救时,蒋介石从北伐前线——山东曲阜发给陈立夫“就地枪决!”的指示。
罗亦农在狱中写下“慷慨登车去,相期一节全。残躯何足惜,大敌正当前”的绝命诗,于4月21日,在上海龙华从容就义,牺牲时年仅26岁。
闻此噩耗,周恩来悲痛不已。为了不惊动左邻右舍,他把脸浸入有水的脸盆里,边哭边洗,边洗边哭……
1928年5月30日出版的《布尔什维克》第20期上,中共中央在头版头条发表题为《悼罗亦农同志》的专文,写道:“亦农同志被害了,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最热烈的领袖,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位最英勇的战士。”“罗亦农同志的热烈的革命精神,可为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的楷模。”“他的死是莫大的损失!